社會責任
踐行社會責任,引領美好未來
公司價值觀&
社會責任制度建設
勞工
健康與安全
環境保護
道德規范
管理體系
大富科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持續遵循規律、不斷科學創新、精誠團隊合作。
擁有核心能力、成為行業領先、永恒良性發展。大富科技自2003年起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內部管理體系,并依據市場需求和客戶要求,將社會責任管理工作融入到主營業務當中。
自2006年以來,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手冊》、《大富科技行為準則》、《勞工政策》、《商業道德政策》、《負責任礦產采購政策》、《可持續采購政策》等制度文件,不斷完善公司的社會責任管理實踐。
自由擇業:遵守國家勞動法,在雙方自愿的原則下雇傭員工,并與每位員工簽訂用員工母語制定的《勞動合同》,不得雇傭被強迫勞工、抵押或用契約束縛的勞工和監獄勞工;禁止對員工進出入公司工作場所及在工作場所內自由行動設立不合理限制;不得強制要求加班;員工應有權自由簽訂和終止其勞動合同;不得扣押員工的身份證件原件;不得向員工收取不合理的押金。
不使用童工,保護未成年工:公司禁止在生產的任何階段使用童工,如果發現使用任何未成年工,則應促成、支持或制定未成年工保護政策和方案;未成年工不得從事可能危及健康或安全的工作,包括夜班和加班。無論在工作場所內外,公司不得將兒童或未成年工置于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發展不安全或危險的環境中。
工作時間:應遵守政府關于工作時間和控制加班的規定;在非緊急或異常情況下,原則上應滿足RBA COC要求的員工每周最多工作60小時,每7天休息1天的規定。
工資和福利:支付給員工的薪資應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按照國家勞動法要求支付加班費,及時準確支付薪資,不以克扣工資作為紀律懲處的手段;按規定提供假期、休假和法定節假日。
人道待遇:不得對員工實施性騷擾、性虐待、體罰、肉體脅迫、語言侮辱等非人道待遇。
不歧視& 多元性& 包容性: 公司承諾全體員工不受騷擾及非法歧視。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在招聘和雇傭過程(如工資、晉升、獎勵和培訓機會等)中,將基于員工個人的業績、資質和能力等決定他們是否適合這個角色,不會因種族或民族、膚色、性別、年齡、宗教信仰、服軍役狀況、性取向、性別認同和性別表現、懷孕、國籍、殘疾、政治面貌、社團成員身份、受保護的遺傳信息或婚姻狀況而受到歧視。除適用的法律法規有相關要求或出于工作場所安全考慮之外,公司不得強迫員工進行驗孕或可能帶有歧視性目的的體檢或醫學檢查。
結社自由:公司尊重所有員工自由結社、加入工會、集體談判和參與和平集會的權利,并尊重員工不參加此類活動的權利;員工及員工代表能參與和協商有關工作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管理實踐,無需擔心歧視、報復、威脅或騷擾。
健康和安全許可:公司依法取得、持續更新所有必要的職業健康和安全許可、登記資料和監管審批資料,并遵守這些許可的相關規定。
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公司通過消除危害、替換、工程控制、行政管理控制流程和/或提供個人防護用品的優先級別排序,識別、評估和管理職業健康和安全危害。按法規要求定期實施工作場所的工業衛生監測/評估、職業健康監護。
應急準備與響應:識別并評估潛在的緊急情況和緊急事件,并通過實施應急預案和響應程序將其影響降到最低,包括緊急報告、員工通知和撤離程序、員工訓練與演習、適當的火災探測及撲滅設備、明顯的逃生通道、充足的出口設施和恢復計劃。此類預案和規程應盡可能地減少對生命、環境和財產的損害。最大程度地降低對生命、環境和財產造成的損害。
工傷和職業病:制定預防、報告、跟蹤、管理工傷和職業病的程序,包括以下規定:鼓勵員工報告,對工傷和職業病案例進行分類和記錄,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調查案例并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事故源頭,幫助員工重返工作。
工業衛生:根據分級控制原則,識別、評估并控制化學、生物及物理等因素給工人帶來的危險。如果發現了任何潛在的危險,公司將尋找機會消除/減少潛在的危險。如果消除或減少危險不可行,則要通過適當的設計、工程和管理控制措施來控制潛在的危險。當無法通過這些措施充分控制危險時,應為員工免費配備并讓其使用適當的、保養良好的個人防護用品。防護計劃應持續存在并包含與這些危險有關的風險教育材料。
強體力型工作:公司識別、評估和控制工人從事強體力型工作給工人帶來的影響,包括人工搬運/裝卸材料和重復搬舉重物、長時間站立以及高度重復或強力的裝配工作。
機器安全防護:對生產機械和其他機械進行安全危險評估。可能對工人造成傷害的機械對其裝配物理防護裝置、連鎖裝置和屏障,并正確地進行防護。
公共衛生、飲食和住宿:為員工提供干凈的洗手間設施、飲用水和衛生的食物配制、儲存和用餐設施。公司或第三方提供的員工宿舍必須干凈、安全,并提供適當的緊急出口、洗浴熱水、充足的光照和通風,用于存放個人和貴重物品的獨立安全柜,以及出入方便的合理私人空間。
健康與安全溝通:為員工提供工作場所的健康安全信息,并為員工提供以其母語或員工可以理解的語言進行的培訓,使其正確認知其所接觸的工作場所危險標識語,包括但不限于機械、電器、化學、火災和物理性傷害。在工廠清楚地張貼健康安全的相關信息,或在員工能看到的顯眼位置發布此信息。在工作開始前為員工提供崗前培訓并在工作后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鼓勵員工提出安全問題。
環境許可:公司取得、維護并更新了必要的環境許可證、批文,并遵守環境許可或批文的相關要求。遵守適用的許可和法規中關于環保報告的要求(例如排放監測)。
預防污染和節約資源:采取措施從源頭上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釋放以及廢棄物的產生,例如增加污染控制設備,改進生產、維護和設施流程,或采取其他措施。采取措施有節制地使用自然資源,包括水、化石燃料、礦產和原始森林木材,例如改進生產、維護和設備工藝,使用替代性材料,重復利用、保護資源、回收利用的策略和其他方法。
有害物質:識別、標記和管理會對人類或環境造成危險的化學品及其他材料,確保其得到安全處理、移動、儲存、使用、回收或再利用和處置。
固體廢棄物:運用系統方法識別、管理和減少包括一般廢棄物和危險廢棄物的固體廢棄物,并且對其進行負責地處置或回收。
廢氣排放:運營活動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噴霧、腐蝕性物質、懸浮粒子、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及燃燒副產品,排放前會按要求進行分類、常規監測、控制和處理。對廢氣排放控制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常規監控。
限用物質:公司遵循有關在產品中以及制造過程中禁用或限用某些特定物質(包括回收和處置標志)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客戶要求。
水資源管理:公司實施水資源管理計劃,以記錄、分類和監測水資源及其使用和排放情況;尋求保護水資源以及控制污染渠道。所有廢水在排放或處置前,需按要求對其進行分類、監測、控制和處理。對廢水處理和控制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常規監控,以確保最佳性能和合規性。
應對氣候變化:公司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設定科學的碳減排目標,通過實施節能減排、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循環經濟、推動供應鏈向低碳轉型等措施,為構建生態文明和實現全球氣候目標貢獻力量。
1. 碳減排目標
碳減排目標 | 基準年 | 基準年排放量/tCO2e | 目標年 | 目標年排放量/tCO2e |
---|---|---|---|---|
47% | 2022 | 207,874 | 2030 | 110,173 |
2. 碳減排方向
●持續推進節能減排:持續深化節能減排措施,通過技術創新和流程優化,顯著降低生產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大投資建設可再生能源設施,以替代傳統能源,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比例;
●促進循環經濟:優先使用循環材料,通過設計產品和工藝流程以實現材料的高效循環利用,從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推動供應商碳減排:采用綠色采購策略,引導供應商進行碳排放管理,激勵供應商實施碳減排措施,共同推動供應鏈的環境可持續性。
3. 2023年排放情況(單位:tCO2e)
排放情況 | 2023 | 2022(基準年) |
---|---|---|
范圍一 | 12,318 | 12,039 |
范圍二 | 43,078 | 42,715 |
范圍三 | 110,445 | 153,120 |
總量 | 165,841 | 207,874 |
商業誠信:公司在所有商業交往中都秉承最高的誠信標準。采取零容忍政策,禁止任何形式的賄賂、腐敗、敲詐勒索和貪污。
無不正當優勢:不得承諾、提供、授予、給予或接受賄賂以及為取得非法或不正當優勢而提供的其他形式的利益。該禁令包括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第三方承諾、提供、授權、給予或接受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以獲得或保留業務、或直接向任何人提供業務或以其他方式獲得不正當利益。應實施監控、記錄保留與執行規程,確保符合反腐敗法律。
信息披露:所有業務往來均應透明,并且準確地記錄。公司根據相關法規和現行行業實踐披露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實踐、業務活動、結構、財務狀況和績效等信息。不允許偽造記錄或虛報供應鏈中各種實際運營情況。
保護知識產權:公司尊重知識產權,技術或經驗知識的轉讓以保護知識產權的方式進行,并且保護客戶和供應商的信息安全。
公平交易、廣告和競爭:公司秉持公平業務、廣告發布和競爭的標準。
身份保護和反報復政策:公司合理制定并實施了投訴管理機制,確保對供應商和員工舉報者提供保護,確保其舉報的保密性和匿名性。公司為員工制定溝通交流程序,使員工能夠提出任何問題,而不擔心遭到打擊報復。
負責任的礦物采購:公司制定政策,合理確保公司生產的產品中的錫、鉭、鎢、金的來源和監管鏈進行盡職調查,并應客戶要求向客戶提供公司的盡職調查報告。
隱私:公司承諾保護與之有業務往來的所有人士(包括供應商、客戶、消費者和員工)的個人信息,以滿足以上相關人士的保護其合理隱私的期望。收集、存儲、處理、傳輸和分享個人信息時,公司遵守與隱私和信息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
公司承諾:公司社會責任、環境、道德操守政策聲明符合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并承諾持續改進,且由管理層簽署,以當地語言在工廠發布。
管理層問責和責任:公司有任命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管理者代表,公司高層和管理者代表確保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相關方案的實施。公司高級管理層定期審查管理體系的狀態。
法律要求與客戶要求:公司建立并實施用以識別、監控和了解適用的法律法規、社會責任標準要求和客戶要求的程序。
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公司制定并識別業務相關的法律合規性、環境、健康與安全及勞工實踐和道德風險的程序。確定各風險的相對重要程度,實施適當的程序和控制措施來控制已識別的風險,確保合規。
改進目標:公司制定書面的績效目標、指標和實施計劃,并定期評估這些目標、計劃的執行進展情況,從而提高公司的社會、環境以及健康和安全績效。
培訓和溝通:培訓管理層和員工,以實施公司的政策、規程和改進目標,以滿足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公司制定溝通政策,用以向員工、供應商和客戶清晰準確地傳達有關政策、實踐、期望和績效信息。
員工反饋、參與和申訴:公司建立并實施了包括申訴機制在內的程序,用于評估員工對公司社會責任政策、行為準則中實踐和條款的理解并獲得反饋,以促進持續改進。公司為員工提供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在不擔心打擊和報復的情況下表達不滿和提供反饋意見。
審核與評估:公司定期開展自我評估或內部審核,確保符合與社會責任有關的法律法規、社會責任標準的要求及客戶要求。
糾正措施流程:對于通過內部和外部審核、評估、檢查、調查或評審等發現的違規或不足行為應開展糾正措施流程。
文件和記錄:公司創建和維護文件和記錄,確保遵守法律法規,并符合公司要求和保護隱私的相關保密條款。
供應商責任:公司制定相關程序以向供應商傳達社會責任相關準則并監督其遵守情況。
對外捐贈
2021年12月: 向歐美同學基金會捐款300萬元
2020年08月: 向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村民委員會捐款1萬元
2020年03月: 向深圳市寶安區機器人產業中心捐款10萬元
2018年07月: 向深圳市寶安區慈善會捐款0.3萬元
2023年11月: 向蚌埠慈善總會捐款2萬元
2019年09月: 向白蓮坡鎮管莊村扶貧車間項目捐款6萬元
2018年02月: 向懷遠縣古城鎮脫貧攻堅項目捐款4萬元
2014年04月: 向懷遠縣慈善捐款5萬元
2021年08月: 向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捐款240萬元
2020年12月: 向員工捐款8萬元
2023年12月: 向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捐款5萬元
2023年11月: 向歐美同學基金會捐款105萬元
2023年10月: 向蚌埠慈善總會捐款2萬元
2017年01月: 向麻涌鎮扶貧濟困愛心捐款3萬元
2021年12月: 向歐美同學基金會捐款300萬元
2020年08月: 向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村民委員會捐款1萬元
2020年03月: 向深圳市寶安區機器人產業中心捐款10萬元
2018年07月: 向深圳市寶安區慈善會捐款0.3萬元
2023年11月: 向蚌埠慈善總會捐款2萬元
2019年09月: 向白蓮坡鎮管莊村扶貧車間項目捐款6萬元
2018年02月: 向懷遠縣古城鎮脫貧攻堅項目捐款4萬元
2014年04月: 向懷遠縣慈善捐款5萬元
2021年08月: 向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捐款240萬元
2020年12月: 向員工捐款8萬元
2023年12月: 向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捐款5萬元
2023年11月: 向歐美同學基金會捐款105萬元
2023年10月: 向蚌埠慈善總會捐款2萬元
2017年01月: 向麻涌鎮扶貧濟困愛心捐款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