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資本市場有龐大的中小投資者群體,中小投資者的理性參與,是維護市場穩定、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基礎。在參與市場過程中,投資者了解自己享有哪些權利、知道如何行使這些權利、清楚權益受侵害時如何維權,是增強中小投資者自我保護能力,幫助投資者更加成熟理性參與市場的核心內容。鑒于此,深交所投資者教育中心聯合投服中心以及威諾、盈科、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共同推出“投資者權益300問”系列,圍繞“知權、行權、維權”中的重點問題一一進行解答。本篇為該系列第一章“知權篇”中的第五篇,帶您了解投資者求償權。
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該如何處理呢?不必慌張,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維權,比如通過評估侵權嚴重性及維權有效性,可以選擇采取非訴或訴訟方式來維權,而非訴又包括協商、調解、投訴及舉報等方式。
打開這套維權“降落傘”,相信能夠幫助您實現投資路上的“應急救援”。讓我們具體學習一下吧!
1、什么是股東的求償權?
股東的求償權,是指股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有權向侵權人主張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權利。
2、股東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行使求償權?
股東能夠選擇非訴訟或訴訟方式行使求償權。
首先,股東可以通過協商、調解、投訴及舉報等非訴訟手段進行維權。其中,協商是指股東直接與糾紛當事人進行溝通解決,成本低,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調解則是通過中立、專業的第三方調解機構進行調解,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為中小投資者提供糾紛調解服務,并建立了訴調對接、證調對接等新型調解機制;投訴和舉報是指股東可以通過證監會12386熱線進行投訴,或向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稽查部門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
若非訴訟方式無法順利解決,又沒有訂立仲裁條款,股東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尋求司法上的救濟。法律賦予股東兩種訴訟權利,股東權利受到直接侵害的時候適用直接訴訟,公司權利受到直接侵害時適用派生訴訟。
3、適用股東直接訴訟的情形有哪些?
股東提起直接訴訟的原因,主要是控股股東、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侵犯了股東法定的或者約定的權利,或者與股東所持股份相關的權利。股東直接訴訟是股東為了自身的利益,因此,該訴權的本質是一種自益權。
股東直接訴訟的適用情形具體包括:
一是因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議導致股東利益受到侵害的決議無效之訴、撤銷之訴、以及損害賠償之訴。
二是董事、高管人員在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決議、董事會決議,侵犯股東合法權益的訴訟。
三是控股股東利用控制權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訴訟。
4、適用股東派生訴訟的情形及條件是什么?
股東派生訴訟,是指當公司的利益受到控股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第三人的侵害,而公司拒絕或者怠于行使訴權的情況下,為了維護公司的利益,法律賦予具備法定資格的股東代表公司對侵權人提起訴訟并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本質是一種共益權。
股東派生訴訟的前提是“竭盡公司內部救濟規則”。即股東認為公司的權益遭受損失并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首先必須證明其曾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公司監事會或董事會不起訴,股東方才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為了防止濫訴的情況出現,股份有限公司只有連續180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才有資格提起股東派生訴訟。股東直接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他人提起訴訟的,應列公司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勝訴利益歸屬公司。若該股東的訴訟請求部分或者全部得到人民法院支持,合理的訴訟費用應由公司承擔。